你有没有发现,其实孩子有时挺喜欢干活的。比如自己洗衣服,晾衣服,择菜。 这几天放假在家,去外边晒被子,发现儿子真的长大了,可以提起一大桶的衣服被子了。 其实,刚开始,孩子们都会觉得干活很有趣,兴致勃勃地想去挑战。只是父母有时在无意中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,觉得孩子做得不好,达不到效果,最后,干脆都包干了,孩子只要在一旁看着就行了。 久而久之,父母依然能干,而孩子呢,也习惯了父母的包干。 分享一篇文章,从今天开始恢复每天的更新啦! 假期都过得好吗? 01 我一直觉得,孩子是很能干的。可为什么孩子的手被束缚住了呢? 为何读小学的孩子,吃饭就坐在桌子前面,等着饭菜上桌,而不去厨房自己盛饭端菜呢? “小祖宗,你不要进厨房,危险!” “快快,放下,小心烫着。” 孩子提起家里的垃圾袋想帮忙做点事。 “不要提,那个脏。” “别弄,你知道丢哪里啊!” “给奶奶提着去,别帮倒忙。” 当孩子兴致来了,想尝试摘菜洗碗。 “不要做,你做不好。” “去写作业,你把书读好就行。” 就这样,孩子的手被束缚着,而过于能干的大人却忙着上跳下窜地伺候小主人。结果,就养出了越来越多的“低能”孩子。 02 除了束缚孩子的手脚,大人们还乐此不疲地去控制孩子的想法,还常常打着爱的名义。 前几天带儿子在小区下面的小游乐场玩。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,因为在那里能看到很多的孩子。看着他们尝试着去跟新的伙伴打招呼,看着他们去挑战自己不敢做的一些动作,还能观察跟在后边忧心忡忡的老人或者父母。 听到最多的话就是: “不要摸,脏!” “不要爬,危险! 很多很多的“不要、不要……”还有很多的话就是:“来,到这里玩。”给孩子划定玩的地方,而不准他们越界。 其实孩子玩左边的滑滑梯跟玩右边的滑滑梯有什么不一样呢?可有的大人却非得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。 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跟在儿子后边,他蹦她也跟着蹦,他爬滑滑梯,她也跟着爬。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模仿,小的孩子总愿意跟着大一点的孩子学习。 可小女孩的奶奶看到了,直接把孩子扯了回去,要她去骑木马。孩子当时就反抗着,哭着脸,但老人坚持自己的想法,拉住孩子。 有时,不是孩子真的有危险,大人才变得紧张或者去控制孩子。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或者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做,孩子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被完全忽视了。当孩子习惯了这种控制时,慢慢地就会变得享受这种控制带来的舒服安逸。 当孩子表现出自己想法的时候,请记得鼓励他,给予支持,可以在一旁耐心的观察,帮助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。 心理学研究发现: 当孩子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支持,孩子就会表现出得意、高兴,出现自尊、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。否则,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。因此,必须十分珍惜孩子的独立性意向,给予鼓励和支持,使其不断发展。 03 当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东西和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时,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:生活的艰辛,是难以想象的。 还记得读中学的时候,我常到一个同学家玩。那时候他爸爸的名言就是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 。所以要求儿子好好读书,其他事一律不要做。 他甚至从来没有洗过自己的衣服袜子,而他的穿着和用的文具是我们班上最好的,一副有钱人家孩子的派头,实际上这些都是他父母省吃俭用挤出来的。 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进了大学。读大学的时候,他父亲在附近的工地做事,母亲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,陪着自己的儿子。因为儿子的生活离不开妈妈的照顾。 出了大学,他找工作屡次受挫。原因是吃不得一点苦,领导交代的活挑三拣四。工作换了一份又换一份,结果到了三十多岁还跟父母生活在一起。 孩子读书需用心努力花时间,这没有错,可是劳动也是不可荒废的。因为在劳动中,他的头脑手脚会变得更加灵活,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能吃苦的精神。 曾国藩说:“子侄除读书外,教之扫屋、抹桌凳、收粪、锄草,是极好之事,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。” 请让孩子去吃点苦,获取自己的经验。 我记得自己在读高中的几年,每年暑假都会到亲戚的工地上做小工。有时是给他们搬材料,有时是清运建筑垃圾。因为劳动强度大,所以每次手掌上都会磨出水泡。还记得有几次踩到带钉子的木方,脚掌也被扎伤。 虽然每次只能做半个月左右,但那时候我懂得如果不努力读书,那自己也只能跟着亲戚们拼命苦干,挣的不多,却流着血汗。 我常常跟儿子说:“你肯定不会再吃爸爸这样的苦头。可是爸爸希望你能多干一点活,不要怕吃苦,因为爸爸吃的这些苦,都变成了最宝贵的财富。” 所以每次做大扫除的时候,儿子总是很积极地领取任务,我们就能轻松一点了。 而我发现,我们“懒”一点,孩子反而变得更加能干。 04 其实,孩子比你想象的要能干很多很多,而你却总是不相信孩子。 很多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不自信,也没有责任心。那你有没有给过孩子机会来培养这种品格呢? 记得有一次在机场取票的时候,前面的一位妈妈牵着六七岁左右的女儿取票。然后孩子伸手把票接了过去。 “把票去给爸爸保管。”妈妈说。 “我拿着吧!妈妈。”孩子说。 “不行,等会你弄丢了怎么办!” “不会的,妈妈,我长大了,我会保管好的。” “不行,这个不能开玩笑,丢了就麻烦了。”然后就把票一把抢了过去。 “我能不能拿我自己的那张?”女儿几乎在乞求妈妈的同意。 “不行,丢了怎么办。”最后孩子就委屈地跟着妈妈去了爸爸那边。 等我取到票的时候,就把儿子的票给到他手上,给他指出他自己的名字,还有座位号。 “要不要爸爸给你保管?” “我先自己保管,等会去那里的时候给你。”儿子指着安检门跟我说。 “那你一定要紧紧地抓住呦!没有它就不能上飞机。”小家伙用力地点点头,用自己的小手紧紧地抓住机票。 我感觉到他其实抓住的是父母给他的信任,还有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。 请给孩子足够的信任,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到,尽早让孩子养成爱劳动、不怕苦的好习惯。 -版权说明- 作者:鱼爸,家有小子一枚,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,童书编辑,阅读推广人。文章首发于养育男孩(ID:breedboy),资深童书编辑鱼爸,每天为您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、亲子阅读推广,已经有700多篇原创干货文章等你。著有畅销书《和孩子一起成长,是最好的教养》。 编辑 | 一杰韩锐 你还在为孩子没有规则而发愁吗?还在因孩子总是沉迷于手机而无可奈何吗?还在为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而迷茫吗? 听深圳童心儿童之家创办人,5岁孩子的妈妈苏琼女士分享她是如何把教育融入生活,在家庭中开展高质量的陪伴,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! |
【新华企业资讯5月23日】湘西矮寨大桥飞越天堑;四川
近年来,福建省泉州市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
【新华企业资讯4月17日】滔滔李仙江,奔流不息,是绿
【2024年4月2日,沈阳】近日,由东软申报并建设的辽宁省
三月春风拂面,3月30日,“诗意田园 陇上乡遇&mda